国培交流展风采,同研共修促成长

首页    学校资讯    国培交流展风采,同研共修促成长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2023年5月11日,盐城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系副主任潘海林带领50余位国培计划培训班的学员齐聚盐城市初级中学,进行 “‘国培计划(2022)’新疆县级农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活动。

 

主题讲座享成果

5月11日下午,盐城市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韩俊元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新疆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学员们开设了“导学案:学思课堂的抓手”主题讲座。他指出,课堂的样态就是学校的样态,介绍了我校“学思课堂”的三个标准:观察视角——在“联系”中教与学;思维视角——在“结构”中生与长;成果视角——在“交互”中产与出。他着重从“理解学思课堂,剖析学思内涵”、“反思课堂现状,积极寻求对策”、“理解导学功效,推进课堂变革”、“研磨目标设计,关注目标达成”、“凸出学习中心,重设师生角色”五个方面对“学思课堂”进行了阐述。

韩俊元做讲座

 

学思课堂展风采

5月11日上午,我校初一年级副主任陈爱荣向来访教师开设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观摩课,课后他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陈爱荣执教的《12.2 证明(1)》一课,先分别从生活情境和数学情境入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实验、操作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常常需要加以证实,然后从图形面积计算、代数式求值、拼图、图形的运动等方面让学生深度领会证明是确认数学结论正确性的有力工具。整节课层次清晰,以学生为中心,活动形式多样,学生能进行沉浸式学习,既发展了核心素养,又提升了数学学习力。

陈爱荣在上课

学员听课

陈爱荣阐述教学设计

 

互动交流促成长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观摩课后,盐城师范学院潘海林教授、初二年级副主任姚群老师、新疆国培班老师分别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分享和总结;数学教研组长朱国华老师开展主题报告。

潘海林教授指出,本节课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验感悟与思考,让学生享受数学的乐趣,并对学生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表示肯定,她认为这很好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

潘海林做总结

姚群认为,本节课的问题设计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体会到本节课证明的必要性和学习的价值。陈老师的这节课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节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课。

姚群评课

新疆国培班学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认为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设计巧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形成思想的交流,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整节课有序、有理、有法,真正落实新课标核心素养。

国培班老师心得分享

朱国华开设《例谈顺应性迁移的教学设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备课》主题报告,他首先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的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一些教学建议:课前让学生充分进行预学,收集学生中典型的错误图像,让其成为课堂教学资源,课上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操作、讨论、试错、纠错等过程中,实现顺应性迁移,完善探究函数图像的经验。最后,他对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展示与分析。

 

朱国华开设主题报告

本次国培班研修活动将我校的学思课堂理念向来自新疆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传播。在学思课堂的研究路上,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学思课堂已经在每一个盐初中人心中生根、发芽。我校将继续坚守“学思课堂”这片土地,不断开拓,使它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创建时间:2023-05-20 10:27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