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学研究 提升专业素养

首页    对外交流    校际交流    立足教学研究 提升专业素养

       2018年5月17号上午,盐城市大市区初中数学学科校际教研暨张顺和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在盐城市初级中学毓龙路校区举行。活动由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盐城市初级中学副校长张顺和主持。市教科院教研员徐明悦,盐都教研员李正军,亭湖区、盐都区、开发区及市直学校骨干教师、张顺和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参与了活动。

       围绕“践行让学引思,构建互动生成学本课堂”的主题,青年教师刘锦云执教了初三二轮复习研讨课《分类讨论型问题》。评课中,徐明悦认为,课堂精讲精练,重在分类思想的感悟、分类标准的确定、分类方法的探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者坚持让学生充分思考解答,还学生真正的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张顺和认为,分类思想是数学的主要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中考试题的高频考点,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节课的设计能突出师生、生生、生本的“多维互动”,寻求相互间的切合点,共享互动成果;课堂活动突出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各个感官功能,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讲,提高综合学习的效果;课堂总结上立足分析过程中方法的感悟,明确了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力。

       张顺和名师工作室成员、盐城市初级中学副校长韩俊元认为,课堂充分展现了“让学引思,构建互动生成的学本课堂”的教学理念,活用教材与学生出错率较高的分类讨论型问题,巧妙创设情境,重在感悟分类思想;抛开传统模式,数学活动的开展大胆且开放,给足学生时间与空间,用自主选取的分类讨论型问题,展示讲解,生生互评,生生互动,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分类的必要性、原则、步骤等,引导学生对分类型问题进行归纳整理;问题解决过程中,不纠结于完整解题,而重在方法的渗透、分析和感悟,详略得当。

       盐都区毓龙路实验学校教师方秀林、亭湖区教师代表陈大帅等观摩教师也纷纷参与了评课。

       会上,张顺和对工作室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设想:紧抓“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契机,开设教学研讨课,立足教学实践开展模式研究;编写符合本校学情,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系列教材;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成长;组织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工作室在全市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中引领辐射作用。

       张顺和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成员开设省、等各类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累计达50节、讲座14场。2017年11月,名师工作室协助江苏省教研室在盐城中学(鹿鸣路校区)成功举办了2017年江苏省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张顺和、王成刚、韩俊元等在全省开设观摩课并作讲座,陆丽萍老师获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17年12月,张卫明在第二届江苏省初中数学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中开设示范课和讲座。2017年11月,蔡宏、陈晓红在我校对全市大型公开教学中开设公开课。本学期孙开华、王成刚、王玉、吴加键、韩俊元、雍亚波、王良军、张卫明等名师面向全校开设“学本课堂”示范课、竞赛课。为提升专业素养,工作室成员共申报8项课题研究,2项省级课题已结题,3项省级课题处于立项、开题阶段,3项市级课题正在结题。

 

20190812_173431_065

 

20190812_173431_066

 

20190812_173431_067

 

20190812_173431_068

创建时间:2018-05-21 11:25
浏览量:0
收藏